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意识,对于产品经理、对于人,都是很重要的。意识决定了我们思考问题的边界和看问题的态度,从而影响了我们的发展走向。

我见过太多烦躁的产品经理、懒得说话的产品经理、和团队和不来而离职的产品经理。分析了很久,发现是他们的意识出现了问题。很多刚步入社会的同学,也会有这样的问题。越晚意识到这些问题,就会走越多弯路。所以决定跟大家深聊一下这个问题。

01.

在学生时代,我们学着一样的功课,有着一样的目标,文科生在文科班、理科生在理科班,大家都是有着共同志向在一个跑道上努力。所以那个时候的我们好像看起来都一样,课余的爱好和特长其实只是锦上添花,在高考分数这一个唯一指标维度上,其它能力几乎都靠边站。这样的成长轨迹给我们带来了2个后果:

第一,我们忽略了社会的多元化,不适应更多的衡量指标,对于复杂的问题一筹莫展,试图找到标准答案。但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,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和标准方法。产品研发过程中讲究的是深度揣摩和协调沟通,擅长单兵作战的我们显然不太善于理解其它人的立场,所以经常被条条框框的制度去固化行为,而不是仔细想想如何优化制度和规则。比如对于一个经常延期的团队来说,一个周报机制,可能就会解决很多沟通问题,而很多产品经理因为找不到文章讲如何写周报、找不到书里讲为什么写周报,就不去做这件事。这就是被规则束缚了手脚,而产品经理恰恰是一个制定规则的岗位,需要懂得如何去优化系统和规则,只有意识到这一点,才算入门。

第二,我们忽略了各个团队的专长和信息背景。举个例子说,哪怕你到大学,一个系一个班的同学,一起上课,都接收到的同样的知识点,哪怕你跟学霸提一下老师的姓名,他就能猜到你是想问哪个问题。但研发团队不是的,设计有设计的视角和专业背景,研发有研发的看问题思路,运营有运营的思维模式,这就导致如果你默认了很多东西对方都懂而去沟通,往往会陷入急躁,觉得在座的都是辣鸡,慢慢陷入恶性循环。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乖学生并不适应工作,会搞得心情很差,很烦躁。而很多学校里成就不高的,经常社会摸爬滚打的就能得心应手。这就是因为:

1.心态是放平的,不觉得自己很高,才能尊重别人的专长所以不对别人要求过高。

2.见识够广,才能理解沟通过程中的种种情绪,做到见多不怪而平和。

所以意识到这两点,才能做到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、一个合格的职场人。

02.

接下来我们讲一下人与人的沟通和关系是怎么样的,以及,在工作过程中,什么样的距离和相处是能让大家都舒服的,产品经理该如何讲话和表达,才能让大家都接收认可并且没有反弹情绪。

曾几何时我也有过深深的疑问,我究竟应该把一起合作又一起考核的同事置于何地?我到底该如何去说服研发帮我解决困难?我又如何让设计师理解到我的项目压力?

最近我看了一席的一个演讲,找到了答案。演讲的逻辑是这样的:首先,人是有限的,精力有限、理解力有限,而欲望是难以控制的。一个人有了压力,有了问题和困难,就相当于有了一个伤口。每个人都有伤口,只不过有的人在胸前有的人在背后。当你的伤口在胸前,你跟在背后的人说,而他胸前没有伤口,他胸前不痛就是真的不痛,同样因为人的有限性,时间的有限性,他没办法每一次都作出你想要的相应的回应。而每一次人们的谈话失败,并不是因为缺乏情商和智慧,只是因为自负而已,这个自负是潜意识里面的人性,并不是自大,只是我们的一个限度。因为我们总是希望听到或聊起我们感兴趣的东西,这是一种人性有限性的趋利避害。

所以很多情况下,我们提出一个话题后,对方通常会把它作为一个媒介,接下来往往会把话题拉回到自己身上,讲起来他自己的经验、自己的感触,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说人类的本质就是复读机,只会重复对方的话然后评论道很好很好。长此以往,我们会觉得总讲起自己的事情,对别人是一种冷漠和冒犯、缺乏了倾听,而经常听到别人讲起他自己的事情,又好像自己做出了妥协。慢慢这样下去,每个人都会觉得很孤独,好像没有人发泄、没有人倾听、所有人都在自说自话。所以很多人需要树洞,很多树洞类匿名社交的产品在盛行,人们匆匆寻觅着知己,又一次次摇头走开。

这种行为是自私吗?孤独是因为每个人都自私吗?其实自私本身就是个伪命题。我们常说要爱自己,这是没问题的,但当你指责一个人自私的时候,你没有拿你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人吗,你就不自私吗?所以与其争个你来我往去看看谁是最自私的人,不如我们看看人性,因为人性才是我们最底层的东西,超脱了自私、自大这种标签的意识本质。当你认识到人类的有限性、时空的有限性,你就会发现你对别人表现出的不理解和不倾听,并不是一种坏事,而恰恰是人性的本质。

03.

那么我们要接受这种残酷的现实吗?我们要接受人类本质都是无法沟通的、都是复读机吗?当然不。在一个囚牢之中,两个犯人望向窗外,一个看见满地泥泞,一个看到满天星空。在残酷现实的面前、在复杂问题的面前、在无法沟通的鸿沟面前,我们不都是乐观过来的吗?作为产品经理,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,走向成就感和使命感的正向循环。

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

第一,要珍惜那些主动试图了解你、帮助你的同事,主动对他们作出回应,这是因为他们消耗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,主动把有限的自己的一部分分给了你,这是一种莫大的慷慨,值得感激。

第二,对于那些不能得到回应、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,给予理解并和孤独感相处,认识到这是一种人类的本质和合作的常态,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精力,适度主动伸出友谊的手,用理解来建立关系。

第三,对于那些无法协调斡旋的情况,学会放弃,学会节省自己的精力。后面再次合作的时候,只谈工作不讲期待就好,毕竟能在一个公司工作的,大家招募的标准都差不多,有限性和底线也是大差不差的。

这就叫见人说人话、见鬼说鬼话,不单单是为了听者,也是为了我们自己能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值得沟通和交往的地方,同时避免陷入自怜情绪而被孤独消耗。

总结起来,这三个意识就是:

意识到非常时期,用非常方法,在合理的限度内穷尽办法

意识到团队合作和同场竞技的差别,尊重每个人的长短板

意识到人性的有限性,做沟通的智者

智者试图理解别人,却又丝毫不期待被理解。

免责声明:本站内容(文字信息+图片素材)来源于互联网公开数据整理或转载,仅用于学习参考,如有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,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。联系邮箱:chuangshanghai#qq.com(把#换成@)

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2-7207-3477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二维码
线